屈原在被流放途中得知秦国攻破楚国都城,楚国国破,自己的政治理想破灭,报国无望,绝望之下,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屈原,中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屈原本是楚国重臣,早年深得楚怀王的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流域。楚国国破后,屈原看报国无望投江自尽。
屈原投江的这一天是五月初五,他投江之后,当地的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人们荡舟江上,逐渐发展成后来的龙舟竞赛。百姓们怕江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用米团投入江里,希望鱼吃了米团就不吃屈原的身体了,这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这一天被历代人民保留下来,形成了今天的端午节。
虽然据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些习俗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有一部分了,附会上屈原跳江自尽而最终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但端午节传承至今,依然十分兴盛,有了纪念屈原的精神文化加持,这个节日影响更加深远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