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和古希腊的服饰是什么样?

2022-08-11 17:14 点击:68 编辑:庄岚

古埃及服饰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角、其東西方為沙漠、南為高地、尼羅河自南向北貫穿埃及。由於地理位置封閉、尼羅河谷的農業生產足以自給自足、再加上埃及人獨特的宗教觀、古埃及形成一個超穩定不太變化的社會系統。古埃及服飾在穩定的社會系統下、款式不多且變化極微緩慢。
  服裝款式
  1. 腰布 (loin); 是男性主要的衣著、女性偶爾採用。 腰布以長短、褶飾作變化並區隔階級。
  2. 罩衫(Tunic); 18 王朝後才出現的服裝款式, 男女通用。
  3. 統狀束衣(Tight Sheath); 是女性主要的衣著,一般男性不採用、但為法老王及神祉的正式衣著。
  4. 披肩(Long wrapped robe); 包裹式長衣。
  主要布料
  ‥麻(Linen)是主要布料﹑偶爾搭配皮革及葦草(reed)
  ‥帝國時期才懂得使用羊毛織成毛料
  ‥紡織工業興盛、已可紡出精緻的紗線與麻料。
  ‥已知如何染色、會染紅﹑黃﹑藍等顏色。白色則用於祖先及飾品。
  ‥漿布技術成熟、常用1/8 or 3/16的褶飾。
  ‥帝國時期出現 繡花布﹑錦緞畫(Tapestry)。
  ‥金質珠鍊為貴族裝飾品
  常用裝飾造型
  ‥ 植物造型 - 蓮花與紙莎草(Papyrus)是神聖的像徵
  ‥ 動物造型- 動物造型常用為護符, 如: 有翅甲虫表創造﹑復活 可保身﹑驅除惡魔
  ‥ 幾何造型- Zig zag (鋸齒紋)﹑Rope (捲紋)﹑Scale(魚鱗紋) Rosette(圓花紋)
  飾品
  1. 假髮:埃及人不分男女都將頭髮剪至最短的長度再戴上假髮。而假髮的長短與形狀是用以區分階級的。
  2. 頭巾:自第四王朝後、那美斯式(Names)頭巾成為法老王的重要裝飾物。女性不戴頭巾、但自新王國之後,貴族婦女採用髮飾
  3. 冠飾: 冠帽亦是古埃及社會階級區隔之象徵、一般埃及人是不能帶冠帽的。法老王與神祉帶著不同的冠帽、也象徵著不同的意義
  4. 項鍊: 是古埃及人普遍採用的裝飾品。
  5. 假鬚: 埃及人不留鬍鬚的但對鬍鬚有一份崇敬,因此於正式場所須帶鬍鬚。一般人的鬍鬚較短、只有兩吋﹔髮老王的鬍鬚則很長、底部是方形的﹔神的假鬍子則在尾部翹起。
  6. 化妝: 眼影是埃及人臉上最明顯的裝飾。不論男女皆以礦物粉末畫出制式的大眼睛、據說以墨畫眼能有減少陽光的照射,因而具有保護作用。

古希腊的服饰
古希腊文明一直被推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影响和推动欧洲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古希腊的服饰及其文化对欧洲传统服饰和近代服饰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古希腊民族,是一个性格豪放、开朗且又浪漫的民族,追求个性,崇尚艺术,热爱生活,其服饰充满了自然、清新、单纯和高贵的特点。

  古希腊人的服装,在性别、年龄上区别不大,通常由几块布料围住身体,再以胸针或扣结系固,形式简便。他们特色服装的整体,被称作'基同'。由于不同地区的基同和穿着方法存在差异,可分为陶立克式和爱奥尼亚式两种。陶立克式用一整块面料构成,是一种长至膝盖的短袖束腰外衣,呈矩形,其长边大于着装者的高度,宽为伸直手臂、指尖到指尖的两倍。它用软羊皮制成,多为紫色、红色或蓝色。穿着时,将长余的部分向上折迭,使矩形对折,并围绕身体褶裥垂披于左边,将腰部与胸部用扣针固定于肩,胸部用腰带稍加悬吊,两侧各留穿孔以便双臂伸出。由于腰带上部将其拉出缩短了衣长,从而形成了一个宽大的罩衫。手臂裸露,右边散开并未加连接,为的是便于活动。它与贯口式的服装不同,不是在布料的中央挖洞,而是充分发挥别针的固定作用。它将对折线放在一侧,另一侧则任凭它敞开着,稍有微风就可将它吹拂起来。爱奥尼亚式是一种长至膝盖的短袖束腰外衣,基同的上身没有向外面的翻折,只是用腰带将宽松的长衣随意系扎一下既可。两肩系结处不止一个别针,而是多少不等,形成自然的袖状。别针多为金属,体积较小,式样繁多,加式精细,本身就是一件绝好的工艺装饰品。也有将陶立克式和爱奥尼亚式两者结合起来,或露出腰带,以显示健美的形体;或系扎两条腰带,一条系于乳下或腰间,一条系于腰下胯部,使两条腰带之间的布料膨松,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或是尽量将衣服上提,以缩短衣服的长度,便于活动;有些男性穿基同时,将布料斜在胸部系扎,即一端在肩上,一端在另一臂的腋下,这样更显出几分英武和洒脱。

  古希腊服饰以优雅、飘逸见长。古希腊人创造了希腊风格的服饰,给古希腊男女的人体美注入了不同寻常的活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男士有什么毛衣品牌
上一篇:什么品牌体恤衫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