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式婚礼汉衣坊做北京台专访星夜故事秀七等做文化专访搜搜找点资料或许帮助读誓词示坚贞;拜、父母、拜……. 令宾主领略千前雍容华贵气象
汉服婚礼仪式和习俗?
汉服婚礼仪式
5月3日,新郎新娘拜天地。当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婚礼”在北京一家酒店举行。新郎和新娘身穿汉服,完成了“照轿”、“撒谷豆”、“传席”、“合酒”、“结发”等传统结婚礼仪。新华社发
昨天的气温突破了30摄氏度,身着汉服的新人早已是大汗淋漓。
新娘下车前先用镜子照、两人互换头发以示“结发”。昨天,一场隆重的“汉服婚礼”在北京鸿宾楼内举行,宽袍大袖、一举一动皆有礼数。可一转眼,新郎换上了西装,新娘穿上了礼服给来宾敬酒,实在让人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
昨天10时,鸿宾楼酒店三层的宴会厅红烛燃起,等待宾客临门,11时许,一对新人坐着轿车来到酒店门口举行“照轿礼”,婚礼也便由此拉开序幕。
由于新娘乘坐的不是古代的轿子,司仪便用一面镜子照车内代替。“照轿礼”过后,便是“撒谷豆”,人们将一些谷子、豆子及花瓣撒向红毯,以示祝福。身着鲜艳的红汉服的新娘和新郎相携步入会场。参加婚礼的不少来宾也身着各式汉服。
随后,新郎与新娘先后行了叩拜之礼、同牢合卺礼等多种古代婚礼礼仪。
“同牢合卺礼”就是请新郎新娘同吃一块肉,同饮一杯酒,以示婚后共同生活。一对新人跪于垫上,饮下了古代的“交杯酒”。随后,双方各取一束头发赠与对方,寓意结发。“参加这个婚礼还可以学一些古代的礼俗,挺不错的。”一位来参加婚礼的先生说。
据了解,这次婚礼中的新娘是一位网名叫“息镯”的女士。
“息镯”酷爱汉服多年,遵循古制,举行汉式婚礼的想法也是由新娘提出的。礼服是小两口花了3000多元从上海订做的。昨天的气温突破了30摄氏度,身着汉服的新人早已是大汗淋漓,但他们坦言并不觉得麻烦,整个婚礼仪式也进行得热闹而有序。
新郎说,起初自己的父母对于这种婚礼并不太接受,老人们还是想要一场大众化的西式婚礼。
但为了儿女的心愿,最终也便接受了这样的安排。“这是她的心愿,我愿意帮她达成这个愿望。”新郎说。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局限,这场婚礼结合了汉制、唐制以及现代婚礼的元素。
截至记者离开时,礼仪部分结束后的新郎已经换上了一身西装,而新娘则换了一身绿色的唐代小礼服,向亲朋好友敬酒。
(记者 徐晶晶)
。
黄金周婚庆有新亮点 京城首次举办汉服传统婚礼
--------------------------------------------------------------------------------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5月04日 15:10
五一黄金周期间,是有情人喜结良缘的高峰期。
而五月三日在北京举办的这场汉民族传统婚礼,则应算是这个黄金周婚庆市场里的最大亮点。
整场婚礼在汉民族传统婚礼乐曲《花好月圆》中拉开帷幕,经过催妆、照轿、撒谷豆、接代、牵巾、拜堂、同牢合卺、解缨、结发等系列汉民族传统婚礼环节,于优美的《凤求凰》中结束。
整个仪式历时大约40分钟,新人及参礼者均着汉民族传统礼服,婚礼现场布置亦完全遵循汉式婚礼风格。观礼者除亲朋好友外,也吸引了大量社会各界的汉文化爱好者。
据本场婚礼的承办方——汉衣坊的礼仪总监,亦是整场婚礼仪程司礼陈小姐介绍,婚礼中所出现的服饰、器具及涉及的各个环节,均是体现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底蕴的,是传统旋律在当代的重谱。
这样的婚礼在别的城市也举办过,当时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京城举办汉民族传统婚礼则是首次。
举办这场婚礼的新娘本身即是一位汉文化的爱好者,她认为,为自己举办一场汉式婚礼,除考虑到颇有新意、不落俗套的因素外,更是一件非常庄重、神圣、有意义的事情。
仪式中对于婚礼“合两姓之好”的意义阐述及夫妻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的内涵表达,都远远胜过所谓的西式婚礼,是对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相当好的传承和弘扬。
。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