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拍最美丽的风景和美丽的佳人!
给我一台相机,我最想拍的不是如画的美景,如花的美女,而是想去乡下的老家,拍拍那里的一切,留存一份记忆。
在外求学、工作多年,只有逢年过节或者一些红白事宜,才能回到老家。
虽然老家的楼房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汽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上档次,但是感觉老家已经日益陌生了。
不见记忆中的深巷狂吠,也不见柴门炊烟。
家家户户,也如同钢筋水泥编成的城市丛林那般,大门紧闭,而且围墙建得越来越高,再不见原来端个饭碗就可以走家串户、拉家常、谈农事的温馨。趁一些老房、老树、老人还在,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
真想到老家走一走,寻找那些熟悉的气息和乡音。
如果能用相机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保留下一份关于乡村、关于家乡的记忆,也是一件有趣而且有意义的事了。
为什么有的公司留不住90后和新员工?
第一是员工职业规划设计,让员工能看到发展空间。第二是合理的薪酬制度保障,不拖欠工资,让员工看到希望。第三是人为环境良好,企业把员工当自己人,员工把企业看成是衣食父母。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
有人说:三十年前穿喇叭裤跳舞的年轻人,和三十年后跳广场舞的其实是一代人,你怎么看待这一说法?
应该还是那一群人吧,30年前我不跳舞30年后我也不跳广场舞。
三十年前一帮年轻人穿着喇叭裤跳舞,那是七、八十年代年轻男女的标签。毕竟新鲜事物来得快,消失也快。大抵3年时间内,喇叭裤现象在不知不觉中退隐了它的历史印迹。
年轻人穿喇叭裤跳舞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从中可以窥出七、八十年代年轻男女对穿着的追求。顾名思义,喇叭裤的裤管就是从膝盖下方延伸,形同喇叭状。当年,赶时髦的年轻男女钟情于喇叭裤的放荡不羁,穿上它行走时有秋风扫落叶的气势。若穿上喇叭裤去与意中人约会,脚下会虎虎生风,心中顿生豪情。裤管从两腿之间搧出来的风浪,足可以把内心的胆怯和羞涩抛向九霄云外,余下来的就是与意中人的款款倾诉了。
再说,七、八十年代,人们享受的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年轻人追求的新鲜事物不多,赶潮流的年轻男女,只要能穿上一条喇叭裤跟着人们去学习跳舞,毫不夸张地说,他(她)们睡着了之后都会笑醒。
那年月,最火爆的舞种有霹雳、探戈、迪斯科、摇滚等。这些不同的舞蹈动作在喇叭裤的陪衬下,把各类舞种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总之,喇叭裤中的舞蹈,曾经陶醉过七、八十年代里的一代年轻男女。
如今,人们的生活幸福了,情韵也越来越浓了。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脑海里仍是一种甜滋滋的回忆。过去的喇叭裤虽然尘封于记忆里;但是,人们学习过的舞蹈仍在夕阳下未曾熄灭,舞蹈的火种还在这帮老人内心深处燃烧;甚至有如火如荼的势头。舞蹈的魅力又把七、八十年代的老人聚在一起了。
我承认题主说得没错,三十年前穿着喇叭裤跳舞的一帮年轻人,就是现在三十年后仍然热爱跳舞的一群老人。时光的流逝,虽然在他(她)们这群人脸上写尽沧桑;但是,岁月永远也抹不掉这一帮老人心中对舞蹈的热爱和对晚年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
友友们,快点来看,眼前的这帮老人在跳舞时又把喇叭裤穿上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