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喰种》漫画164话的最后,金木研和永井英良这对好终于重逢,虽然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也透露了一个坏消息,那就是英的嘴巴及以下部分已经完全毁容,可能真的再也见不了曾经那个帅气的英了。
金木研在把米林才子带回总部后,由董香的告知下,在顶楼成功见到了多年的好友英,而英依然表现的那么乐观,在叙旧之后金木也是直入主题,希望能看一下英的脸,金木说了一句“自己做过的事….”。
但是我认为这里也不一定说是金木造成的。
对此我有以下看法
在枭讨伐战的地下通道,金木研在绝境的情况下,英是叫当时的金木吃了他,让金木能全力对付当时的有马贵将,这样金木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由现在的剧情来看,当时金木可能真的吃了英但是没有造成致命。
不过我有疑问,这时英脸上的伤真的是金木弄的吗?
作为当时还算清醒的金木已经认出了英,就算要吃英来恢复体力,也不至于从英的嘴巴开始吃吧!!所以这里也不能完全就确定现在英现在的毁容是金木所致。
我还是希望能再次看见曾经那个帅气的英,就算变成半喰种来恢复容貌也可以。。
有什么你第一次看觉得是神作,回头看觉得并不好的动漫(漫画,轻小说)?
漫画《东京食尸鬼》。
作品是出自日本漫画家石田翠之手,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还曾获得金奖。
作品围绕着因为意外(后被证实实为设计)而被改造成为食尸鬼的人类金木研,在成为食尸鬼以后,脱离人类社会,经历了身份转变后造成所带来的各种阵痛、怀疑、矛盾与不适之后,选择创造一个人类与食尸鬼并存的世界,从置身事外作壁上观开始卷入各个争斗漩涡中,往返于诸多阵营,历经诸多艰险战斗与阴谋诡计,并最终实现夙愿,使得食尸鬼阵营与人类阵营取得和解并存的故事。
作品的构思并不算新鲜,这种人类乱入到了另一个种族之中,进而产生诸多戏剧冲突和情节起伏的思路在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比如《死神》里的黑崎一护,《进击的巨人》里的艾伦等,都是主角握有不同于一般人类的异能,从而借他们的故事展现出一个架空的宏大的世界观,让各种天马行空的故事叙事成为了可能。
只要故事编的好,哪怕纯粹是虚构,依然可以收获大量死忠粉,取得成功。Jump的三大民工漫,莫不如此。
《东食》的画风比较另类,全书弥漫着血腥与杀戮,有大量激烈的战斗画面,且由于食尸鬼需要捕食人类的设定而使得战斗异常残酷,血肉横飞场面比比皆是,曾因此被禁过。而其阴郁的画风又使得整部作品显得特别的暗黑,容易给人以压迫感。
排除战斗画面设计上的刀刀见血拳拳见肉,作品也不乏浪漫和唯美的设计,人物的闪回与留白,往往配以庄严肃穆甚至绝美的背景设计,包括在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思想转变展开上,显得天马行空,过于飘逸与写意,脱离了作品里一贯的写实风格。
《东食》的开篇比较成功,叙事紧凑,金木研被食尸鬼神代利世欺骗,假借与其约会为名想要捕食他,过程中金木研遭遇重创,频临死亡,而利世则被高空坠落的重物压下,同样深受重伤,惨剧发生,故事就此开始。
醒来后的金木发现自己侥幸获救,并遇到了医生嘉纳,他是一位医学狂人,有感于生命的脆弱而开启了对人与食尸鬼的疯狂研究,有点像火影里的大蛇丸一样,并引发了很多悲剧,剧情中很多登场的人物都与他的研究有关。金木的食尸鬼之旅也是与他有不解之缘。
可以说,作品开篇就给了读者一系列的悬念,特别是当金木发现自己已经变异,而不得不留在古董咖啡店,这家由食尸鬼阵营中的开明派芳村功善所开的店,真实作用其实是给一些弱小的食尸鬼提供保护,同时收聚一些实力强大又无家可归的食尸鬼。金木后期的理念也是源自于芳村的言传身教。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就遭遇到了来自食尸鬼人类对抗组织CCG,号称“白鸽”的两位搜查官亚门钢太郎和其师傅真户吴绪,二人也是书中的重要角色。金木为了救助被他们追捕的食尸鬼笛口雏实,以及女主角同为食尸鬼的雾岛董香,参与到了激战中,击败了钢太郎,真户吴绪则在与董香的战斗中殉职。
作为全篇爆发的首次激战,它成功将作品的世界观一下子给拉大了,加入了CCG这一食尸鬼对抗组织,成为了全篇的一个重要线索,并激化了作品中不同阵营不同人物的矛盾,使得对抗变得激烈,借由矛盾使作品变得情节紧凑,矛盾尖锐,也就更加具备张力与悬念。
可以说,正是对抗,这一贯穿全书的主线索,推动了后续的发展。作者需要向读者交待的核心问题有两点,一是主角的成长,二是两大阵营的对立走向何方。
但是,完成度上来说并不能说尽如人意。
首先是金木作为主角的成长,像火影、海贼里的主角,无论是鸣人和路飞,都具有清晰的人物性格,且有很鲜明的个人特色。
然而金木在其后的成长中,是没有体现出过强的个人特色的,很多时候你看不懂他的选择,作为主角,他是全书中变换阵营最频繁的一个角色,从人类到食尸鬼,又加入到了CCG,然而每次做出选择的理由都很模糊,前后缺乏交待。
温吞、犹豫、纠结,沉默中不明所以的爆发是金木最大的特点,加上作品中后期过于飘逸写意的渲染方式,使得读者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主角到底想干啥,从来都是被人或被局势推着往前赶被迫做出决定。这种人设有如金庸武侠里的张无忌,本事再大,比起性格鲜明的杨过、萧峰、韦小宝等人,都没那么吸粉。
所以进展到作品的中后期,金木作为主角,在养成这一条道路上已经崩了,主角一旦不强势,那么配角就发光发热了,推进作品的反而还真就是作为反派或配角的野心,他们发动了一次次对抗,才依靠战斗画面把作品往前拉,也让人能看得下去。金木的一切都被人安排与设计好了,他要做的似乎就是一次次卡bug升级,然后爆发以后把反派给打倒,迎接结局。这中间少了太多人物内心的探讨与铺陈,也就少了很多文戏上的精彩。
等于说,作品的“文戏”在后期已经弱化到很低的程度,缺乏前期的精彩,只能靠“武戏”。这就造成了作品可能看上去比较刺激,但能留给人内心多少感动和震撼,那就不好说了。也就缺乏了重看的想法。
整体来说,作品的前期优于后期,前面成功塑造出的紧张感与悬念感,在后期尽管也有所保持,但整体画风太过猎奇残酷,在展现人物的转变过程上做得比较贫乏,使得人物的魅力有所打折,高开低走,狗尾续貂。算是一部比较可惜的作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