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跨年?

2022-03-28 00:38 点击:139 编辑:詹松

先说什么叫跨年

每年的初夕夜因为连接新旧两年,即是上年的结束,又是新一年的开始,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所以叫跨年”。

古人怎么跨年

古人过跨年有不睡觉守岁”的习俗,有的地方也叫“熬年”。

他们为什么要守岁呢?关于守岁说法很多,比如守岁能消除一年灾祸,保年平安。再比如,守岁是为了用虔诚的心感谢对天地神灵过去一年的保佑和对新一年的祈福。说法虽有很多,但守岁的愿望都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守岁”的形式虽各地不一样,但大同小异,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大人围在火炉旁聊天,包饺子,剪福子,贴窗花。交了半夜,要下水饺,祭天地等。孩子放爆竹,放烟花。整个初夕夜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幸福。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的诸侯国国君被称为“”公“”如齐桓公,晋文公?

首先,这个“公”是诸侯国内臣子对自己的主公的褒称或者说是尊称,属于人臣之礼,仅限于诸侯国内部使用,不与其爵位相等。

《大雅·古公直父》笺曰:“诸侯之臣称君曰公。”

《白虎通》曰:“臣子于其国中皆褒其君为公”

《日知录》“夫子作《春秋》而笔之于书,则或公或否。生不公,葬则公之;列国不公,鲁则公之,于是天子之事与人臣之礼并见于书,而天下之大法昭矣。”其次,在诸侯内部使用褒称“公”时,根据情况涉及到周王或者其他诸侯时,还是在使用爵位等级,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

《诗》曰“乃命鲁公,俾侯于东。”公者,鲁人之称;侯者,周室之爵。

随着平王东迁之后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原本属于一些诸侯国内部的僭越之举,随着周王室衰开始普遍化和公开化(诸侯间相互使用),诸侯皆成了“公”。

杜氏《通典》曰:“周制,非二王之后,列国诸侯其爵无至公者。春秋有虞公、州公,或因殷之旧爵,或尝为天子之官,子孙因其号耳,非周之典制也。东迁而后,列国诸侯皆僭称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长春童装批发市场在哪
上一篇: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