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钱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婚礼举办的隆重程度不同所需要的钱也不一样。婚礼细节每个细节的不同价钱肯定也不一样。对于汉式婚礼的价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汉式婚礼相比西式婚礼更加得复杂,注意的问题也多。
想要举办一场隆重而且体面的婚礼一定要提前准备,找一个合适经验丰富的婚庆公司处理婚礼细节是最明智的选择。举办婚礼需要花钱的地方有很多,很多物品置办都需要花钱,所以一定要做好预算。
办一场地道的中式婚礼环节可真不少,比如会场布置虽然可以省略鲜花,却多了无数道具。化妆师也会比较辛苦,因为除了新人,还有伴娘、媒婆、家人等都得配合化妆。至于主持人,价格就更高了,因为复古婚礼套词很多,而且很多都得又唱又吆喝。然后还得请一位相当于导演性质的现场总监,以协调扮演各种角色的人,婚礼督导更非请不可,因为花轿的路线以及酒店方面的协调始终得有人去搞定。
例:婚礼企划3000元,主持人1500元,新人、伴娘、家人化妆980元,摄影、摄像各1280元,奔驰600元婚车1500元,现场总监1280元,婚礼督导980元,会场、洞房布置5000元,本场婚庆费用共16800元。不含酒席22
婚礼要准备的物品是比较杂比较多的,所以新人可以参考下希望答案能对你们有帮助。
中式婚服等级?
一、周制婚礼服饰:
周制婚礼服饰中国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渐完善,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各种礼仪随之出现,不同场合穿戴的服饰也不尽相同,婚礼服饰相应产生。
与今天婚礼热闹、喜庆的氛围不同,周朝婚礼基调庄严肃穆,婚制中的礼服也崇尚端正庄重,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新郎头上戴爵弁(类似于皇帝的冕),上衣穿的是玄色(青黑色)代表天,下身穿的裳是纁色(浅红色)代表地,并且有黑色的滚边,象征着阴阳调和,蔽膝是棕红色,腰带是黑色,鞋履为赤舃(即红色复底鞋)。新娘则戴着与真发混同梳编的装饰假发,婚服形制与男子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服装的颜色,上衣下裳均为黑色,代表“专一”的意思。
由此可见,周朝的婚礼服饰主要是黑色和红色为主的,端庄大方。
二、唐制婚礼服饰:
唐制婚礼服饰唐制婚礼服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男服绯红,女服青绿,红男绿女就出自唐制婚服。
钗钿礼服是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穿长袖衫长裙,披帛,层数繁多,层层叠压着,然后在外面穿上宽大的广袖上衣。唐朝之后,这种繁复的婚礼服饰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贵族子孙迎娶可以使用冕服或者弁服,官员的女儿出嫁可以穿与母亲的身份等级相符的命妇服,平民结婚也可穿绛红色的礼服。
其实唐朝的礼服最大的不同还是在女子身上,颜色有了更大的变化。
三、明代婚礼服饰:
明代婚礼服饰明代由于士大夫阶层的兴起,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也包括婚礼文化,因此对近现代影响是最大的,发展出繁复的系统和文化名词。
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间,平民男子迎娶妻子俗称“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青绿色的九品幞头官服。新娘则用凤冠霞帔,头戴凤冠,脸遮红盖头,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花红袍,脖子戴项圈天官锁,胸前挂照妖镜,肩披霞帔,再跨个子孙袋,手臂缠上定手银,下身穿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这也是现在我们眼里典型的传统新娘造型。
明朝时男女的婚礼服装是有所对应的,如果男子穿的是深色衣服,女子则要对应地穿真红褙子、红罗裙,假鬓花钿;如果男子是假穿九品官服的话,那么女子就穿真红色大袖衣或者是圆领的女蟒服、大红色褶裙。
明朝时出现了真正的凤冠霞帔,对后代影响重大,如今我们对古代婚服的印象多是凤冠霞帔,影视剧中也普遍采用凤冠霞帔来表现古人的婚礼。
四、近现代婚礼服饰:
近现代婚礼服饰随着西方列强侵华,一战二战的爆发,西方的文化也逐渐传到我国。
20世纪20年代,西式婚纱渐渐被中国人接受,并在40年代前后真正成为一种风尚。
50年代的时候,婚服演变为新郎穿蓝色中山装,新娘穿旗袍或红袄裙。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革命伉俪多奇志,不爱红妆爱绿妆,结婚礼服也变成了蓝色或者绿色的军装。
80年代初,打开国门了,人们的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的爱美之心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旗袍、婚纱、礼衣再一次盛行。
而如今婚服已经没有形式的规制,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十分自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