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穿鱼皮衣舒服吗?

2022-11-11 08:58 点击:92 编辑:惠荷

舒服,据介绍,赫哲族是渔猎民族,一直保持着夏天穿鱼皮、冬天穿毛皮的习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赫哲族在江上打鱼的时候还穿着这种鱼皮衣,具有防水、防风、保暖、透气的特点。

古老的鱼皮制作技艺工序繁琐,其中仅熟制皮子一项工艺,就有十多道工序,整个过程必须全部手工制作。鱼皮材料不同于棉布、丝绸,它的质地较厚,每一针扎下去都要用力才能扎透,做一身鱼皮衣裤需要几十条鱼的鱼皮。

后来鱼皮衣渐渐退出实用行列,成为工艺品,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舒服,因为不透气穿着会感觉闷,适合秋天春天穿

80%锦纶 20%氨纶泳衣面料价格谁知道?多少钱一公斤,知道请回答下,谢谢!

这个论公斤的?怎么我们这里都是按尺寸来算的


35元/米,我就知道这个了。

扒皮鱼多少钱一斤

你好,1斤半到两斤扒皮鱼18元。
价格因各地市场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答题不易,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

鱼皮的鱼皮衣服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族,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现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捕鱼好手,他们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在历史上以“鱼皮部落”为世所知。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冷水鱼皮质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比较耐磨,便于在生产生活中使用。
鱼皮文化是北纬45度以上区域内存在的特色文化。虽然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有过鱼皮文化,但从清代至今只有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的赫哲族将之传承沿袭下来。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过去赫哲族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艺。20世纪50年代以前,赫哲人大都喜欢穿用鱼皮为面料做成的服装,主要有套裤、手套、绑腿和妇女穿的长衣。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原因而逐渐被其他材质所取代,这种传统手艺也渐渐失传。 1、选择材料
做鱼皮衣服的材料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并不是什么鱼皮都可做衣服。首先要选择比较大的,一般都选用十几斤或几十斤的。另外,在长期的实践中,赫哲人针对当地各种鱼皮的特点,逐步摸索并掌握了适合做不同衣物的材料:胖头鱼、狗鱼、捣子鱼的皮,是做鱼皮线和裤子的材料;大玛哈鱼、细鳞、哲罗、鲤鱼等可做手套;槐头鱼皮较大,适合做套裤、口袋以及绑腿、鞋帮等。除鳇鱼皮制品结实耐用能防浸水膨胀腐烂、适合夏天穿着外,其他鱼皮制品均为冬季不下水时穿用。
2、工序
赫哲族妇女将捕来的胖头、干条、草根、鲤子等鱼的鱼皮剥下,将剥掉的鱼皮略为放干燥,用熟鱼皮的木棰在槌床上反复捶打,直捶至鱼皮柔软为止。做鱼皮线时,将鱼皮剥下撑开晾干,四角不整齐的地方切去,在上面抹一层鱼肝油,使鱼皮潮湿后卷起来,用小木板紧紧捺住,用快刀切成细线,线的一头要细一些,以便穿针,再将其用野花染成各种颜色,就可以根据生活的需要,裁剪、缝制各种衣服了。 1、鱼皮袍
赫哲族的鱼皮衣服多用胖头、赶条、草根、鲩鱼、鲟、大马哈、鲤鱼等鱼皮制成,长衣居多,主要是妇女穿用。式样如同旗袍,袖子短肥、腰身窄瘦,身长过膝,下身肥大。领边、衣边、袖口、前后襟等处都绣有云纹或用染色的鹿皮剪贴成云纹或动物图案,并用野花汗染成红、蓝、黑等颜色,风格淳朴浑厚、粗犷遒劲。早年衣下边往往还要缝缀海贝壳、铜铃和缨络珠琉绣穗之类的装饰品,更加别致美观。鱼皮袍等鱼皮服饰具有轻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湿、易染色等特性。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不硬化、不会蒙上冰。
2、套裤
赫哲族渔民的鱼皮套裤是用怀头、哲罗或狗鱼皮制成的,分男女两种。一般都是比较肥大的,套在裤子外面,男式的上端为斜口,女式的上端为齐口。主要是捕鱼和劳动时穿的,冬季可抗寒保暖,春秋可防水护膝,大都绣有花纹或镶有花边。
3、半市筒皮靴
半市筒皮靴,既可冬季穿也可夏季穿,具有不受潮湿、不挂霜、不打滑等优点,深受赫哲人喜爱,延续时间最长,使用也最广。冬季穿时,为了保暖,里边需套上狍皮袜头或絮上乌拉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连衣皮裙怎么搭配?
上一篇:红蜘蛛皮衣昨天在烟台的振华买了件红蜘蛛绵羊皮的女士小皮衣,价钱是5860打2.5折1400买下的。心理中觉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