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台渔父褐为裘是什么意思
出自唐代诗人和词人张志和的《全唐诗.渔父》。意思是钓鱼台的渔夫把粗布衣服当作皮制的衣服。
作品全文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作品赏析
此首着意写渔父“不曾忧”。首句写衣着简朴,合乎渔父身份。而他们却把如此简朴的着装当作皮衣,可见其心境坦然。再看下面的“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二句。这舴艋舟舟形相当的狭长,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湖中,渔夫们赖捕鱼为生,在风雨中闯荡,练就一手纵棹乘流的工夫。而作者在湖州西塞山渔隐多年,与驾舴艋舟的渔夫为伍,乘流,纵棹,自然亦“能纵棹”,“惯乘流”,往来自如,成为乘风破浪的能手,哪里担忧什么长江白浪呢?“长江白浪”是借喻,作者只是把长江作比喻罢了。这“长江白浪不曾忧”一句,是写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远离尘嚣,与名利无争,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亦觉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意思。
二、?今年最流行什么顏色!~
2008年的流行色:
08春夏的流行颜色可为缤纷多彩,随着奥运年的到来,一些亮色调将会风靡,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兼具环保风和自然风的蓝色;同时中性化的粉红色也将持续流行;值得一提的是最难设计的紫色将在08春夏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集体登场;除此之外这几季大热的“未来主义”风潮将不再单一的以银色出现,随之而来的金色、铜色都会是不错的选择;同时随着科技化的进步,颜色的表现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拼凑和图案的粘贴,深层次的面料改革给我们带来了难得一见的渐变色的面世。可想而知,在未来的春夏当你穿上一件渐变色面料的金属裙装或者一件缀着花鸟图案的紫色T恤的时候,你就是街头最炫目的时尚达人!
三、晏子春秋 节选段 翻译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倒装句)?”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翻译】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 方就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只是叶相像罢了,它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有德才的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注释】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捆绑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习辞者:善于辞令的人。习,熟练。辞,言辞
今:现在
方:将要
何以也:及“以何也”,用什么方法呢? 以:用
楚王闻之: 之: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
吾欲辱之:我想要羞辱他。之,他,代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曷:通“何”,什么。
为:相当于“于”,当。
过:经过。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避:离开。
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
徒:只,仅仅。
所以然者何:然:这样。所以……:……的原因
对曰:下对上的回答。
固:本来。
得无:莫非。
使:使得
熙:同“嬉”,开玩笑。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几天不转晴。景公披着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侧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凡看见路途中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注释】景公:名杵臼,庄公的异母弟。(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
雨雪:下雪。雨,音yu(四声),动词,下雨。霁:雨、雪后天气转晴。
被:披。裘:用狐狸腋下的毛皮做的皮衣,非常珍贵。
阶:台阶。
晏子: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景公时任国相。
有间:时间不长。
逸:安逸,闲适。
闻命:听从教诲。(齐景公自谦的话,)
粟:指救济粮。
饥寒:指饥寒之人。
途:路上。
里:指里巷。
循:巡,巡视。
既事:指任职。兼月:两个月。
兼岁:两年。
明:阐明。欲:欲念,愿望。
行:实行。善:善行,德政。
乃:于是。
既事者:已有职业的人。
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陛:殿堂的台阶。
霁:雨后或雪后初晴
谏:进谏
对:对答,回答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