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平县的全河水流向哪里?
金平县的全河水流向东海。1. 在地理上,金平县位于福建省,而福建省的东部是临近东海的地区。因此,金平县的全河水会朝着东海流动。2. 金平县所在区域的地势较低,因此水流自然会顺着重力方向往低洼地区流动,而东海是离金平县最近并且最低的海域。因此,金平县的全河水会流向东海。3. 金平县周边没有其他大型水源,也没有大型山脉阻挡水流,因此水流的路径也相对较为直接,直接流向离得最近的东海。所以,答案是金平县的全河水流向东海。
二、中和休闲在山东哪里有门店?
1. 在山东有中和休闲的门店。2. 因为中和休闲是一家知名的休闲娱乐连锁品牌,他们在山东地区设有多家门店,包括济南、青岛、烟台等主要城市,所以在山东是可以找到中和休闲的门店的。3. 此外,中和休闲还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多家门店,如果你在山东以外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者其他渠道查询到离你所在地最近的中和休闲门店。
三、马兰县在新疆哪里?
马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北端,它的地理位置在东经91度30分至93度24分,北纬40度34分至41度42分之间。
四、请问在潮州服装店去哪里拿货?
我觉得在枫溪瓷兴路商业街就不错,我家就是在那的,不过在那就不可以卖太高档的,中档的就可以,但是要接近路头,就是在市场附近,那里比较好做,利润也不会太低,月租好象在1200到1400左右,交多久我就不是很清楚,应该一年吧!
五、岩手县在日本哪里?
岩手县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北部,距东京约466公里,东西约122公里、南北约189公里、南北长的椭圆形地形,总面积占日本总土地面积的4%之多,是日本著名的农业、渔业地区,一级行政区,是日本著名的稻米、肉牛、乳牛产地。海岸复杂多变,多天然良港,面临千岛寒海流与日本暖海流流的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水产养殖和捕捞渔业十分发达。宫古和釜石是其主要渔港。
六、阳城县在山西哪里?
阳城县,古称获泽,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地理坐标在东经112°一112°37',北纬35°12'——35°40'之间。县境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阳城县东与晋城市郊区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阳城县总面积1930.7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街道,总人口388742人(2012年)。2012年,阳城县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00516万元,比2011年增长14.5%。
七、楚国苦县在今哪里?
楚国苦县在今河南鹿邑县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鹿邑太清宫遗址存放大量的唐、宋、元、明、清历代帝王祭拜老子古石碑。
八、社旗县在河南哪里?
社旗县位于河南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部边缘。东与泌阳县接壤,西和宛城区毗连,北与方城县交界,南同唐河县为邻。南汕长约38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境内,山河秀丽,物华天宝,丘原漫衍,形胜多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田原平整适宜耕作。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绿豆生产基地。
九、原西县在陕西哪里?
原西县是现在陕西省神木县城西南50公里的高家堡。高家堡古城位于神木县城西南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5公里,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原为夯筑土城,后用砖石包砌,为神木乃至整个陕北保留较为完整的一座城堡。
城池四周为城墙,城内存有中兴楼、财神庙等古建筑,城内街道以中兴楼为轴心,辐射为东、西、南街和北巷。明、清到民国初,南街最为繁华,至今大部分铺面保存完好,东、西、南街各通有巷道。居民建筑为典型的北方构筑风格,既有四合院、又有前庭大院,也有楼院等。该城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城四周有叠翠山、兴武山、无量山等自然景观和石窟,与古城交相辉映。从明至今一直为神木西南部民间、蒙汉商业、文化和经济交流的重要集散地。
十、嘉鱼县在湖北哪里?
嘉鱼县简介 嘉鱼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咸宁市西北部,地属武汉城市圈,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地跨东经113??39ˊ—114??42ˊ,北纬29??43ˊ—30??19ˊ。东西宽17.5公里,南北长57.5公里,总面积1017.31平方公里。嘉鱼县境内地势低平,地貌差异小。海拔最低18米,最高243米,大部分高程在海拔19—50米,平原丘岗的自然区界轮廓分明,明显地形成由西南的高亢缓坡,渐至东北的低平地势,平原、丘岗兼有。大体构成“一山、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
县城鱼岳镇,东北距离武汉市区路径80公里,东南距离咸宁市区路径71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嘉鱼连接线12公里,与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相距17 公里,长江水道纵贯县境120公里。 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地区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开发区。
嘉鱼县地处江汉冲积平原,属副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活,物产丰富,素有“锦乡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县盛产蔬菜、螃蟹、美国叉尾回鱼及粮、棉、油、茶、果、麻、意杨等农产品,已初步建成40万亩无公害蔬菜、15万亩牌洲湾螃蟹、15万亩速生意杨、6万亩优质苎麻、2万亩优质茶叶、3万亩芒苇及20万亩优质稻、18万亩双低油菜、2万亩优质桃李等十大农业产业基地。主要矿藏有金、煤、锰、铝、银、铁、方解石、磁土和耐火砂等,县属蛇屋山金矿第一期探明黄金贮量达40吨,系“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型红粘土富金矿藏。全县已开采开发钙石、大理石等化工、建材产品20多种。依托优势资源,全县已建成黄金、纺织、机电、化工、建材、食品、森工、酿酒等八大支柱工业产业,新建了田野高新技术产业园、十景铺工业园和新街、潘家湾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官桥八组博士后基地。
主要矿藏有金、煤、锰、硅性耐火石砂和石灰石。已经探明的矿产藏量是:煤189万吨,锰为16万吨,硅性耐火石砂为350万吨。沿江沙洲盛产芦苇、柳条和建筑用的粗细黄沙。蛇屋山金矿第一期探明黄金储量达20吨,大型红粘土型金矿床,为全国首例,世界第二例,适于露天开采,投资少、见效快的金矿。
农业主要产品有水稻、小麦、棉花、芝麻、苎麻、茶叶等。尤其
盛产芝麻,是全国芝麻商品基地县之一。境内多湖泊,水产品以鲜鱼享有盛名,可养水面23.6万亩,放养水面13.08万亩。林业多为速生丰产林,有林面积33.1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4%,是全国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试点县。 工业有冶炼、麻纺、床单、丝织、造纸、化肥、水泥、陶瓷、砖瓦、造船、钢管、模具、电机等50个主要产品。初步形成了以冶炼、轻工、纺织、建材、机械、化工、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
嘉鱼概况
嘉鱼县古名沙阳堡,因取《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义而得名,公元280年设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县境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地属武汉城市圈,北与武汉接壤,南近洞庭岳阳,东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107国道,西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全县国土面积1017平方公里,现辖8镇1场,164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大体形成“一山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与庄园”的地貌格局。
境内有2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7万亩优质螃蟹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美国叉尾鱼回种苗繁育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4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25万亩。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粘土型黄金矿藏;有享誉全国的高性能磁性材料、桥用缆索、电子光源等产品的科研与生产基地;有国家定点建设的“中国博士后”基地;有国家A级产品联乐牌席梦思,有嘉鱼麻糖等一批荣获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的名优产品。有万里长江向东流,独此西流30里的长江第一湾——牌洲湾;有湖北第一组——官桥八组;有名冠古今的三国古战场和周瑜智取荆州的大本营——陆口,有风光旖旎的休闲旅游圣地——三湖连江风景区,还有人文景观荟萃的南宋文化古迹。现已初步建成蔬菜、水产、意杨、畜牧、优质水稻、苎麻等10大农业产业基地和黄金、纺织、化工、机电、食品、森工、皮件等9大支柱工业体系。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01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53亿元,外贸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7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市第2位,全省第22位。为“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嘉鱼赢得了“蔬菜之乡”、“螃蟹之乡”和“黄金之乡”的美誉。
基 本 概 况
历史由来
县城古名沙阳堡。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设县—沙阳县。南唐保太十一年(公元953年),取《诗经·小雅》中“南有嘉鱼,蒸然罩罩”之义,得名嘉鱼县。建立县制至今已有1724年历史。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3o39’-114o22’,北纬29o48’-30o19’,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与武汉接壤,离武汉仅80公里,南近洞庭岳阳,东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西与荆州洪湖隔江相望。
国土面积
县境地形狭长,全境长85公里,宽5.7—17.9公里,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2003年末全县在册耕地面积38.65万亩,其中旱地16.41万亩,水田22.24万亩。
人 口
2003年末,全县总户数10.24万户,总人口36.45万,其中农业人口25.73万人,农村劳动力12.61万人。
行政建制
全县辖8镇1场,167个村民委员会,1154个村民小组。
地貌特征
地处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结合部,可划分为长江冲积平原、西南垅岗平原和切割残丘三种地貌,大体形成“一山三水四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格局。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高程最低18米,最高243米,其中大部分高程在19-50米之间。
气候特征
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境内平原与丘岗气候亦无明显区别。
气温情况
全县年平均气温17.0℃。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4.5℃,极端最低气温-12℃;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29.2℃,极端最高气温40.2℃。无霜期初日3月13—16日,终日11月16—28日,全年无霜期249-262天。因受幕阜山脉的阻隔,冬、春季冷暖气流交汇于长江流域,我地冬季气温下降慢、早春回温快,农业界限温度(稳定通过5℃的持续期)平均初日在2月27日,终日在12月10日,具有一些既不同于南方,也不同于北方的气候特点。
日照情况
全县年日照时数为1944.3小时。按白天12小时计算,年日照天数为162天,占44.4%。日照变幅为1567.9-2258.3小时,即130天-188天。同日照时数相关的太阳能辐射,全年平均为108千卡/平方厘米,它决定着我县的生物学特点和生物体的年增长量。
雨量情况
全县年均降水量为1370mm,主要特点是时空不匀,年际变化大,旱涝变幻异常。量大时达1812mm,量小时849mm,相差963mm。2-6月属偏涝季节,7-10月属偏旱季节。
土壤类型
可分为红壤、石灰土、潮土、水稻土和草甸土五个土类。红壤土(棕红壤)分布于县境东南部,以官桥、烟墩等地为主,土质酸性,是全县丘岗的主要旱地土壤。石灰土分布于县境西南部分孤立残丘,主要集中在高铁岭镇及陆溪镇、官桥镇的部分。县境北、中和西南部分平原为潮土,是全县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主体旱地土壤。水稻土分布于全县各水稻种植区,由长期水耕熟化形成。草甸土分布在长江外洲滩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