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合唱教学中的"统一”

2022-06-06 18:39 点击:223 编辑:陶娥

合唱与独唱不同,它是一种具有严密结构的集体音响艺术。从“集体音响”这一突出的特点出发,产生了合唱的“平衡与和谐”的要求。
合唱要求歌唱整体的统一。歌唱整体统一,一般是指合唱的“基本音色”、“节奏”、“速度”和“理解表情”的统一。
合唱的“和谐”是指合唱各声部在音高关系上的准确、协调。和谐在“横”的音高关系上是指演唱时做到作品的调性的协调。一般情况是,孩子们在精神过于紧张或兴奋时,歌唱音调容易往高跑,在精神疲惫、松懈是,音调又容易往低跑。和谐,在“竖”的音高关系上是指各声部间的音程关系符合和弦或复调的要求。在学生的合唱教学中,要求各个声部一定要注意把音唱准。
合唱的“均衡”(或称平衡)是指合唱各声部间的音量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安排声部间的适当音量大小的布局。比如,三部合唱就有多种平衡,第一种,三个声部用大致相等的音量唱,这叫自然的平衡;第二种,高声部强,其他声部弱;第三种,中声部强,其他声部弱;第四种低声部强,其他声部弱。上述第二、三、四种都是根据作品的艺术表现的需要进行的音量平衡,又称艺术的平衡。
在学生的合唱教学中,要求学生聆听自己的声部和其他声部的歌声,使合唱各声部成为一个整体。

民族唱法 和通俗唱法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

民族唱法:
可理解为中国艺术唱法。它是采纳了戏曲唱法、说唱音乐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及民族民间唱法,演唱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唱法,能表现我们民族性格特征、精神风貌、字音语调、旋律特征的音乐形象和歌唱技巧。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的声、情、字腔相映生辉的综合演唱艺术。要求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形兼备、唱表结合、载歌载舞。

美声唱法:
可以理解成西洋艺术唱法。这是十七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美声唱法发音时喉头位置较低,因而音色明亮、丰满、圆润、松弛,声音具有一种金属色 彩,富于共鸣的音质,音色优美、发声自如、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为其特点,声区统一,主张胸腹混合式的横膈膜呼吸法。美声唱法要求 起音轻松明亮、准确圆润。对音量的控制不是用喉部肌肉来调整,而是依靠气息来控制。歌唱中要求有正常的微颤,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艺术表现手段。

通俗唱法:
近代流行起一种轻柔的、多愁善感的唱法。它音域较窄,但能以情取胜。演唱时靠话筒扩大音响,多由舞厅乐队伴奏。 通俗唱法吐字行腔,靠近口语,一般采用真声演唱,又根据歌曲情绪需要,可分别采用柔声、气声、吼声、嘶哑等不同声音来演唱。

原生态唱法:
可以理解为民族民间唱法。演唱者是平时在山间地头自娱自乐唱山歌,不是专门上台表演的。所以歌唱时与大自然、与生活非常协调,歌声都很古朴,声音自然。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故原生态唱法可看作是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

合唱
是西方传入的,每个教堂都有合唱团,即唱诗班。合唱包括有伴奏和无伴奏多声部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等。因为要多人集体歌唱,必然要求每个人要抛掉自我,注意歌唱时的节奏统一声音和谐。合唱要每个歌唱者明白自己声部所处于的位置和地位,唱的技术包括气息、共鸣、咬字、吐字等等。现在正进行的青歌赛就增加了合唱比赛。

有一种说法是:美声唱法唱声,民族唱法唱字,通俗唱法唱情,原生态唱味,合唱唱和谐统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合唱活动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上一篇:有哪些可以反复看几遍的电影,值得推荐给中小学生?